民國和共和國初期屬龍山鄉(xiāng),1956年成立高級社,以排涌、沙洲兩村各取一字稱排沙。因其位于排沙社區(qū),故名。[詳細(xì)] |
明朝萬歷年間(1573-1619年)建村。因陳姓人較多,且村旁河涌較寬,俗稱河為涌,故名大陳涌,后與小陳涌合稱為陳涌。因其位于陳涌社區(qū),故名。[詳細(xì)] |
建村于北宋元符三年(1100年),先由南雄蘇姓人到此開村,定名蘇埠。1958年公社化時(shí),因其在小溪(龍山涌)之旁,故名。因其位于蘇溪社區(qū),故名。[詳細(xì)] |
1950年屬沙田鄉(xiāng),1956年農(nóng)業(yè)合作化成立高級社,社址前的河埠頭稱“細(xì)埠頭”,取“細(xì)埠”的諧音“世埠”為名。因其位于世埠社區(qū),故名。[詳細(xì)] |
1950年屬沙田鄉(xiāng),原稱西社;1956年成立高級社時(shí),以代表當(dāng)?shù)氐凝埓拔飨弊鳛樵撋缑Q。因其位于西溪社區(qū),故名。[詳細(xì)] |
2002年11月由涌口村委會及坦東村委會合并而成,命名后沿用至今。[詳細(xì)] |
建村于宋末,因在江河沖積而成的坦岸之西,故稱。因其位于坦西社區(qū),故名。[詳細(xì)] |
1950年屬龍山鄉(xiāng),1952年旺村、岡貝岡頭聯(lián)合成立農(nóng)會時(shí),取三村頭一字定名為旺崗,因該村委會位于旺崗村,且是當(dāng)?shù)卮迕竦淖灾谓M織,故名。[詳細(x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