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田氏居此興集市,故名田集。 |
清乾隆六年(1741)李懋修自柘城縣城東北16千米石門李遷此建村,因在李祖師廟莊后,故名后莊戶。 |
明天順?biāo)哪辏?452),楊、李二姓自十字河遷此建村,故名楊李莊。 |
明崇禎十五年(1642)王幸自蔡道口集遷此建村,因西臨大沙河有三孔石橋一座,故而得名王橋。因盛產(chǎn)韭菜,又名韭菜王橋。 |
明崇禎九年(1936)杜濟(jì)明、杜濟(jì)芳、杜濟(jì)美三兄弟自鹿邑縣棗集北杜家橋遷此建村,故而得名杜莊。 |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江南太湖趙氏兄弟二人隨明太祖朱元璋北定中原后,率軍屯田建村于此,故而得名趙家莊。因趙氏曾在太湖之濱打死老虎一只,又名打虎趙莊。清乾隆三十七年(1770)在此建樓,又稱打虎趙樓,因南有前趙樓,本村居北稱后趙樓。 |
清光緒十六年(1890)羅伯良自羅樓遷此建村,故名羅莊。 |
明正德年間,孫氏自張閣鎮(zhèn)孫集遷此建瓦房,漸成村落,故名孫瓦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