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前衛(wèi)管轄時曾在該境設立哨所“沙子哨”,故而得名。 |
明清兩代在此設哨所,為貴州前衛(wèi)設立的哨所之一,得名沙子哨,其沙子哨街內原有一寺廟文昌宮,后取沙子哨之“沙”和文昌宮之“文”,得名“沙文”。 |
因1931年屬貴陽縣第八區(qū)蒙臺鄉(xiāng),得名。 |
民國年間,有范氏移居來此,后逐漸發(fā)展成寨,故而命名“范家院”。 |
因與蒙臺村蒙臺寨子南北相對,故稱對門山。 |
因寨中有一個橢圓形山坡,俗稱扁山,故而得名。 |
據傳,舊時該地生長斑竹較多,明代曾設斑竹堡,故而得名。 |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該境內建有金甲橋,后取“金甲”二字為村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