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轄境內(nèi)有方谷中學(xué)得名。 |
因清光緒年間,此河有支流斜貫垸中形成河口,且居集成大垸之北得名。 |
清末,和康垸西堤潰口,沖成一倒口,名為西口,故稱為西口村。鐵蘆巷村:清代,此處湖邊有小洲,洲上長有大片鐵蘆,當(dāng)時人稱水面小洲為解(hǎ)子,故稱鐵蘆解(hǎ),后演變?yōu)殍F蘆巷,村依此命名;九百弓村:1930年丈量土地時,從和康垸西堤量至垸中長度為900弓的一片土地,稱九百弓,村依此命名。 |
1930年丈量土地時,從和康垸西堤量至垸中長度為600弓的一片土地,故得名六百弓,后村依駐地命名。建設(shè)村:以建設(shè)社會主義之意命名。 |
古時,此地為河道之灘,因土色紅如銀硃,而稱銀硃灘,后地形變化,成為深潭,改稱銀硃潭,后寫成銀珠潭,村依駐地命名。胭脂浹村:古代,此處有淺水河浹,每當(dāng)天旱水涸,露出紅土河床,有如胭脂彩麗,故稱胭脂浹,村依駐地胭脂浹命名。 |
此地原有一條小河,人稱德河,清末修垸時,即以河名稱德河垸,后寫成德和垸,村依垸命名。千紫紅村:此為古麻河?xùn)|段之泓道,長度不過數(shù)里,形容短如籌碼千子,故稱千子泓,后寫成千紫紅,村依地處千紫紅命名。 |
清光緒年間,有蔡姓在此開設(shè)雜貨鋪,村依駐地命名。沖口村:清光緒末期,此垸堤潰決,被洪水沖擊成口,名沖口,村依駐地命名。全安垸村:1930年建垸時,取人民安居樂業(yè)之意命名全安垸,村依駐地得名。 |
清末,以高姓為主在此洲墾荒,故名高家洲,村因地處高家洲而得名。紫山河村:此地原為古代池潭,因土呈紫紅色而稱紫池,后有河道流經(jīng)此地,變池成河,故稱紫池河,后演變成紫山河,村依駐地紫山河命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