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清屬縣內(nèi)第三都,故名三都。 |
下濂溪,清康熙間(1662-1722)安徽周、譚兩姓遷此建村,以周姓始祖周濂溪得名濂溪,又因建村在譚姓始祖居住的下游,故名下濂溪。 |
清水塘,福建余姓建村在一口清澈的水塘旁邊,故名清水塘。 |
鄭家墩,因陳姓建村,取名陳家墩,后因南豐方言諧音演變成鄭家墩,故名。 |
紗帽,明初江山縣祝姓建村在形似紗帽的山下,故名紗帽。 |
呂家源,清康熙間(1662-1722)呂姓建村在山壟水源處,故名呂家源。 |
橋町塢,南宋(1127-1279)杭州羅姓遷此建村時,以橋?yàn)樘锝纾疄樘锝缰g的小路),故名橋町塢。 |
湖村橋,清初浙江龍泉縣莊姓建村在湖的下方,村北方有一座橋,故名湖村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