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項城、沈丘、鲖城三縣知縣,為解決水利糾紛于此會晤,故名官會。 |
北高莊:系明朝山西洪洞移民朱姓所建,原名朱莊。清康熙年間,高姓從沙廟南高樓移此,朱姓遷出,更名高莊。因重名,1987年改為北高莊。趙莊:清康熙年間,趙姓從沈丘趙寨遷此建莊,故名。 |
明代,劉姓由山西洪洞移民來此,建有樓房。清初,王姓從王寨遷居,村名沿用。 |
清初,王姓從老王寨,孫姓從腰莊遷此成村,因地勢高,名高莊。1987年因重名,由《項城縣人民政府批轉縣地名辦公室關于為116個自然村更名的請示的通知》(項政〔1987〕041號)更名為南高莊。 |
明代,路姓由山西洪洞移此成村。故名。 |
明末,蔡姓從沈丘縣蓮池范營遷此定居,名蔡莊。 |
明代,時姓由山西洪洞移民來此定居,后在港河上建橋,名時橋。村以橋命名。清同治元年(1862)時立祥、馬世選重修寨。清宣統(tǒng)三年(1911)縣丞銜馬書林等又重修寨,名時橋寨。簡稱時橋。后時橋分為橋南、橋北兩個村。 |
明代,山西洪洞移民靳氏家族居此。清初,李姓由蔡莊遷入,村名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