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傳:明朝洪武年間(1368~1398),劉氏在此建“劉家莊”。鎮(zhèn)政府駐地該村,稱劉家莊鎮(zhèn),1980年肥城老縣城因采煤塌陷,南遷至此新建城區(qū),改為新城鎮(zhèn)。 [詳細] |
據(jù)《山東通志·疆域·城池》載:“今治本土城監(jiān)肥城抹漢所筑,周六里一百步,高一丈五尺,厚一丈,池闊一丈,深七尺。二門:南曰文安,北曰武定。明永樂間,東北隅為河水所嚙,隨缺修筑。成化五年,知縣林廷庸增筑月城建門樓。萬歷二十三年(1594),知縣馬經(jīng)綸始甃以石!睘樵食强h城所在地,故名“老城街道”。 [詳細] |
清同治年間(1862~1874),王氏遷此建王瓜店村。因陳氏所種黃瓜大而脆,負有盛名,后泛稱為黃瓜店。王氏成望族后,更名為王瓜店村。因王瓜店街道駐地位于王瓜店村,故名。 [詳細] |
據(jù)本村《趙氏族譜》記載:該村建于元朝元貞年間(1270),后因明朝丙辰進士王納諫在王晉定居后,為選擇塋地,曾在此處(當時尚為一片湖水的北岸)舉行過祭祀儀式。建村后,取儀式之儀,水北為陽,故命村名為“儀陽”。因人民政府駐地在該村而得名。 [詳細] |
據(jù)傳:明萬歷年間(1573-1620),吳氏自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由于該村地勢低洼潮濕,故此名為“潮泉”。鎮(zhèn)政府駐地該村而得名。 [詳細] |
此處是肥城市境內(nèi)“肥桃”的集中產(chǎn)地,是“群桃之冠”肥城桃的正宗產(chǎn)地和主產(chǎn)區(qū),素有“世上桃園”之稱。故命名為“桃園鎮(zhèn)”。 [詳細] |
據(jù)《王氏族譜》載:明崇禎元年(1628),王氏從山西洪洞縣遷此立村,以姓氏取村名為“王莊”。鎮(zhèn)政府駐地該村而得名。 [詳細] |
據(jù)傳:古時為八百里水泊梁山的一部分,明洪武年間,于氏自山西洪洞縣遷來聚屯而住,位于東部,稱東湖屯。因鎮(zhèn)人民政府駐東湖屯而得名。 [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