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處大荔縣城西部,故名。 [詳細(xì)] |
因地處大荔縣城東部,故名。 [詳細(xì)] |
相傳北周時許姓居此成村,因而得名。 [詳細(xì)] |
名白冢鎮(zhèn),相傳有唐白馬將軍戶鍔冢,明時將村西10千米以外的安仁(今東顧賢)集市遷此而得名。 [詳細(xì)] |
相傳黃氏姑侄倆在此修行學(xué)道,故村名“兩女”,兩宜鎮(zhèn)因駐兩女村,后同音雅化為“兩宜”。 [詳細(xì)] |
東漢建武十一年(35年),馬援討羌族白納目希汗于此,故名羌白。 [詳細(xì)] |
官池鎮(zhèn)位于大荔縣城正南10.5公里處,該鎮(zhèn)東臨西寨鄉(xiāng),西連八魚鄉(xiāng),南界渭河與華陰市相望,北接石槽鄉(xiāng),居沙苑腹地,東西長11公里,南北寬7公里,總面積77平方公里。是大荔縣對外交流的“南大門”! 」俪匾幻,始于唐代,距今已有1300余年的歷史,唐曾在北設(shè)沙苑監(jiān),筑沙苑城,豢養(yǎng)軍馬,筑舍建村,故名“官池”。明代屬華至鄉(xiāng),清代道光時屬南鄉(xiāng),光緒時為第十二保,民國時設(shè)渭陽區(qū),1950年屬第六區(qū),1958……[詳細(x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