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89年,王姓遷居于此,故名王村,后因重名更名為大王村。以駐地大王村得名。 |
傳說因有杜姓遷居,取名杜家莊,后有蔣、邵、楊、蔡姓遷居,現(xiàn)以蔣姓為主,因駐地杜家莊得名。 |
唐時(shí)是個(gè)大集鎮(zhèn),因位于與天臺交接的東嶺腳下,故名嶺下。1981年因重名且古有集市改稱市嶺下,在鄉(xiāng)駐地東2.5公里,陳山尖北側(cè)。屬山區(qū)。因駐地市嶺下村得名。 |
四面環(huán)山,村呈四角,原有上澤下澤里澤,后三村發(fā)展相連,故稱三澤,后演變?yōu)樯秸。因駐地山宅村得名。 |
原名溪灘,因村在玉虹溪上的沙灘旁,1961年分設(shè)為二個(gè)大隊(duì),本村在下方,故名下溪灘,因駐地下溪灘村得名。 |
因村位于地勢較高的山塢里,取名為上塢,后人口增多,逐漸向下發(fā)展,以諧音稱尚湖。因駐地尚湖村得名。 |
原名溪灘,因村在玉虹溪上的沙灘旁而得名,處上方,故名上溪灘。因駐地上溪灘村得名。 |
古時(shí)以村前小溪名瓊溪,1333年周姓從青田梓坑遷入,稱周新莊。后周姓衰落,大王村人王姓遷入,以篤行忠孝信義,改名忠信堂。因駐地忠信莊村得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