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設(shè)區(qū),以十四世紀初帕竹王朝所設(shè)桑主孜宗得名,意為如愿以償。 [詳細] |
1960年設(shè)縣,藏語意為神山頂、光明最先照耀之金頂,據(jù)《中國地名辭源》:縣沿拉孜宗名,宗名是一個神化了的、帶宗教色彩的地名,曾譯納孜、拉茲、拉則、章拉則。 [詳細] |
1960年設(shè)縣,縣沿谿名,據(jù)《中國地名辭源》:谿名來自薩迦寺名,十一世紀昆·貢覺杰布在沖堆地方的仲曲河北岸山坡上建寺,因寺廟建在灰白土旁故名,藏語意為灰白土之意。 [詳細] |
1960年昂仁宗與桑桑、梅康沙二谿合并設(shè)縣,藏語意為長溝,因地處一長長的谷地中央得名;據(jù)《西域同文志》:將阿木凌宗為西番語:將是山陰也;阿木凌舊地名。城居山北,因地以名其城也;另據(jù)《黃琉璃史》:當(dāng)?shù)爻B牭靳Z鳴,即鵝長鳴之意。 [詳細] |
1960年設(shè)縣,藏語意為一見則喜、見后滿意、見到此地喜笑顏開,據(jù)《中國地名辭源》:相傳蓮花生大師見到這塊地方以后,滿意地笑了,故名;另說謝為古代封地,通意為看見,門意為羨慕恭喜,謝通門意為見到令人羨慕恭喜的解地另;曾譯脅營、下唐門、雪通門。 [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