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道光二十年(1840),名叫雪家大集。每逢下雪,村西北角一土坑內(nèi)有神仙足跡,人以為奇,取村名為雪集。清光緒年間,太平軍轉(zhuǎn)戰(zhàn)于此,曾筑寨防犯。清康熙《鹿邑縣志》載:“虎崗……崗匝一里,蹲踞如虎形!睆脑罉颍ń駥賲桥_鎮(zhèn))到虎崗東南西北為一崗嶺,九里十八崗,象虎形,座落在虎頭上,故名虎頭崗。建國前虎頭崗屬鹿邑縣,為鹿邑縣八景之一。有詩曰:“隱隱青山瑗逮煙,太清仙境尚依然,虎頭雪霽迷樵叟,渦口風(fēng)帆失釣船,春暖常林鶯亂枝;秋高龍井孤月寒;行人慢步?jīng)澈佣;左道殘碑不記年。”此詩描述?dāng)時虎崗一帶人煙稀少,遍地鹽堿,四季如雪。雨過天晴之時,雪堿不分,陽光把打柴的老翁都照迷了路。故又稱:“虎頭崗為‘虎頭崗煙村’、‘虎頭崗雪霽’”,F(xiàn)簡稱虎崗。 |
元至正年間,白姓人從山東棗林莊遷此,取名白莊。后白姓絕,又遷來?xiàng)钚、李姓在此定居,村名未改,沿用至今?/div> |
清雍正年間,此村是虎崗的外莊子地,村北有廟堂,連姓人從大連(今屬淮陽縣)遷此居住,取名連堂。 |
清乾隆年間,孫姓人從羅河(今屬鹿邑縣)遷此定居,故名孫莊。后孫姓絕嗣,現(xiàn)有李姓人在此定居,村名未改。 |
朱姓人首居于此,取名小朱莊。后朱姓人絕嗣,宋姓人遷此,改名宋莊。 |
趙姓人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住在伏王莊(今屬虎崗鄉(xiāng))的后花園內(nèi),取名伏趙莊。 |
清乾隆年間,先人少婦寡居,只一子終生守節(jié)。當(dāng)?shù)卮迕駷槠浣ㄊ毓?jié)牌坊一座,因李姓人首居于此,故名李牌坊。 |
王姓人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建一祠堂,取名王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