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萬歷四十三年(1615)劉氏自西北4千米劉閣遷此建村,因地勢低洼盛產(chǎn)蘆葦,故名劉葦園。 |
明萬歷四十年(1612)陳氏自十字河南陳老家遷此建樓,得名陳樓。清乾隆八年(1743)江氏自江集遷此建樓,定名江樓。1938年合稱江陳樓。 |
明崇禎十五年(1642)陳氏自勒馬集遷此建村,得名陳莊。清乾隆四十八年(1788)因在后陳莊村前,故名前陳莊。清道光元年(1821)張氏自高辛集北5千米張集遷東南隅建張莊,1949年兩村合稱張陳莊。 |
明宣德八年(1433)王氏自山東青州府遷此,許氏自閻集鄉(xiāng)許營遷此建村,故名許王莊。 |
夏代已成村落,春秋時期曾為宋、楚兩國戰(zhàn)場。西漢初梁孝王劉武曾拒吳、楚兵于此,后淪為廢墟。明萬歷三十九年(1611)潘氏自老南關(guān)遷此重建,因此地瀕渙水有橋,始名潘家橋。后又建廟宇,改稱潘廟。 |
明宣德八年(1433)侯氏自郭村集東侯老家遷此建村,故名侯莊。 |
明萬歷三十年(1602)張氏自西南張窩莊遷此建樓,故名張樓。 |
據(jù)《商丘縣志》考:“北魏孝莊永安二年(529),梁將陳慶之送北海元灝北還,進(jìn)至梁國。魏將邱大千筑長城以拒之,慶之拔其三城!贝藶槠渲兄。因處睢陽至建康(今南京)要道,俗稱邱家口。又因瀕河有集市,亦名邱口集。1998年后簡稱丘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