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0年,屬升平社堡(為平山司巡檢管理),稱三多祝小村;1931年8月,屬惠陽縣多祝第三區(qū),稱多祝鎮(zhèn);1937年9月,屬惠陽縣第五區(qū)(署設(shè)多祝鎮(zhèn)),稱多祝鎮(zhèn);新中國成立初,屬惠陽縣第十九區(qū);1950年6月,屬多祝區(qū)(九區(qū)),稱多祝鎮(zhèn);1951年12月,屬惠陽縣第十九區(qū)(區(qū)府設(shè)在多祝鎮(zhèn)),稱多祝鎮(zhèn);1957年12月,屬惠陽縣,并入多祝鎮(zhèn);1958年,稱多祝大隊(duì);1968年,改稱多祝鎮(zhèn)革委會;1974年,改稱多祝鎮(zhèn)管理委員會;1987年3月,依據(jù)惠東府函﹝1987﹞15號文的批復(fù),改稱多祝居委;2002年,依據(jù)粵民基〔2002〕5號文規(guī)定,改稱多祝社區(qū)居民委員會,地名沿用至今。 |
1951年土改時(shí)屬黃獅鄉(xiāng);1957年與冷水鄉(xiāng)合并為獅南中隊(duì);1961年稱黃獅大隊(duì);1987年3月改為黃獅村委會(惠東府函〔1987〕15號);1989年改為黃獅管理區(qū);1998年改為黃獅村委會;2006年改為皇思揚(yáng)村委會(惠東府辦函〔2005〕88號),地名沿用至今。 |
1951年,屬冷水鄉(xiāng);1957年,與黃獅合并稱獅南中隊(duì);1960年,改稱啟南;1961年,改稱啟南大隊(duì);1963年2月,屬多祝公社,稱啟南大隊(duì);1987年3月,依據(jù)惠東府函﹝1987﹞15號文的批復(fù),改稱啟南村委;1989年,改稱啟南管理區(qū);1998年,改稱啟南村委會,地名沿用至今。 |
1950年,稱新聯(lián)鄉(xiāng);1951年12月,屬惠陽縣第十九區(qū)(區(qū)府設(shè)在多祝鎮(zhèn)),稱新聯(lián)小鄉(xiāng);1957年,改稱新聯(lián)高級社;1957年12月,屬惠陽縣,并入河南鄉(xiāng);1958年,改稱新聯(lián)大隊(duì);1963年2月,屬多祝公社,稱新聯(lián)大隊(duì);1987年3月,依據(jù)惠東府函﹝1987﹞15號文的批復(fù),改稱新聯(lián)村委;1989年,改稱新聯(lián)管理區(qū);1998年,改稱新聯(lián)村委會,地名沿用至今。 |
1957年并入靖安大隊(duì);1960年分出三角大隊(duì);1983年改為三角鄉(xiāng);1987年3月改為三角村委會(惠東府函〔1987〕15號);1990年改為三角管理區(qū);1998年改回三角村委會,地名沿用至今。 |
解放前屬多祝區(qū)河北鄉(xiāng);1966年成立三勝大隊(duì);1983年改為三勝鄉(xiāng);1987年3月改為三勝村委會(惠東府函〔1987〕15號);1990年改名為三勝管理區(qū);1999年改名為三勝村民委員會,地名沿用至今。 |
新中國成立前,屬多祝區(qū)河北鄉(xiāng);1951年12月,屬惠陽縣第十九區(qū)(區(qū)府設(shè)在多祝鎮(zhèn)),稱八維小鄉(xiāng);1957年12月,屬惠陽縣,并入河北鄉(xiāng);1963年,稱八維大隊(duì);1983年,改稱八維鄉(xiāng);1987年3月,依據(jù)惠東府函﹝1987﹞15號文的批復(fù),改稱八維村委;1990年,改稱八維管理區(qū);1998年,改稱八維村委會,地名沿用至今。 |
解放前屬多祝區(qū)河北鄉(xiāng);1963年與下埔、大和合并為下埔大隊(duì);1974年下埔大隊(duì)析出塘田大隊(duì);1984年與下埔、大和合并為下埔鄉(xiāng);1987年3月改為塘田村委會(惠東府函〔1987〕15號);1990年改為塘田管理區(qū);1998年再改為村委會,地名沿用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