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洋村,位于龍涓溪中游河谷地,地勢低于四鄰村落,為河谷地、小平原,故名。 |
山后村,原稱山厚。1958年由諧音改稱山后。 |
原稱西庚,即以太白金星(長命星)命名。樓慎曰:“西興是田中的自然村中的兩個(gè)自然村,西卿和新興各取一字而形成!。 |
福昌,寓指希望子孫后代福壽齊天,繁榮昌盛之意,故名。 |
福都村,原稱下詔都村。民國時(shí)期曾與福昌、詔都合一保稱福山保,拆出后從福山與詔都各取一字得名。 |
福黎村,古稱磜兜村,諧音邵都,后取黎民百姓福壽安康之意,故名。 |
培福,原稱壩北,屬福黎村,因與華安縣仙都鎮(zhèn)相鄰,地勢為坐北向南,稱坐北,諧音為“壩北”。1994年從福黎村析出,成為獨(dú)立村,改稱為培福,楊姓。 |
古稱玳瑅,玳,玳瑁,似龜,甲殼可加工為裝飾品,v,(音tí,題),古書上指一種佩玉。《李姓族譜》載:鄉(xiāng)中上有石珠,水口有龜蛇山形。意指此地為“珠玉寶地”。歷史上,以玳瑅為名,后因瑅為非常用漢字,故以堤取代瑅,以玳堤為村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