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建大隊時,以駐地自然鎮(zhèn)命名巴廟大隊。 1967年將廟壩并入巴廟大隊,更名光華大隊。 1971年恢復(fù)原名。 1984年建村時為巴廟村。 2001年將劉家坪村、尚家灣村合并劃給巴廟村。 2011年11月將巴廟村更名為巴廟社區(qū)居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
1958年建大隊時,以境內(nèi)寨灣自然村名命名寨灣大隊。 1959年將坪上、南山兩大隊并入寨灣大隊。 1961年又將坪上、南山仍然劃出另建大隊。 1967年更名建華大隊。 1972年恢復(fù)原名為寨灣大隊。 1984年建村時為寨灣村。 2001年10月將南山村、坪上村、八角村合并劃給寨灣村,沿用至今。 |
1958年建大隊時,將吊鐘巖、三灣兩個農(nóng)業(yè)社合并成一個大隊,以境內(nèi)吊鐘巖自然村名前二字命名吊鐘大隊。 1959年又將八角大隊并入。 1961年又將三灣、八角劃出,另建兩個大隊。 1967年更名為東風(fēng)大隊。 1972年恢復(fù)原名吊鐘大隊。 1984年建村時為吊鐘村。 2001年10月將村上村劃給吊鐘村,沿用至今。 |
1958年建大隊時,以駐地自然村名命名廟壩大隊。 1967年巴廟、廟壩兩個大隊合并命名為光華大隊。 1971年恢復(fù)原名廟壩大隊。 1982年從巴廟大隊劃出,仍設(shè)廟壩大隊。 1984年建村時為廟壩村,因縣內(nèi)大隊重名,以石院子自然村命名為石院子村。 2001年10月將廟埡村劃給石院子村,沿用至今。 |
1958年建大隊時,將明星、金星、紅星三個高級社合并為紅星大隊。 1971年以境內(nèi)“黃家壩”前后二字更名為黃壩大隊。 1984年建村時為黃壩村。 2001年10月將龍灣村、繼星村合并劃給黃壩村,沿用至今。 |
1958年建大隊時,以駐地自然村名命名劉家灣大隊。 1967年更名東方紅大隊。 1971年恢復(fù)原名。 1984年建村時為劉家灣村。 2001年10月將亮四方村、老屋村合并劃給劉家灣村,沿用至今。 |
1958年建大隊時,以農(nóng)業(yè)社名稱命名永豐大隊。 1981年因縣內(nèi)大隊重名,以原金山鄉(xiāng)駐址在此境內(nèi),更名金山大隊。 1984年建村時為金山村。 2001年10月將立新村、東風(fēng)村合并劃給金山村,沿用至今。 |
1958年建大隊時,以境內(nèi)有沙南溝、偏溪河兩條主要河流命名雙河大隊。 1984年建村時為雙河村。 2001年10月將窯嶺村、全豐村合并劃給雙河村,沿用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