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由寧波滄海集團負責建造,成立居委會。 濱海社區(qū)屬于鄞州經濟開發(fā)區(qū)管理。 |
2013年,社區(qū)成立,即用現名,沿用至今。 |
明時形成聚落,民國末屬鎮(zhèn)?h三合鄉(xiāng),1949年5月后三合鄉(xiāng)析李家、盧家建合岙鄉(xiāng)。 1953年劃歸鄞縣。 1956年,為高級農業(yè)生產合作社,名盧一社,是年6月并鄉(xiāng),撤銷合岙鄉(xiāng)并入瞻岐鄉(xiāng)。 1958年10月改為旭光人民公社第一大隊盧家耕作隊。 1961年6月,建立瞻岐公社,稱盧一生產大隊。 1983年,改為盧一村,建立村民委員會,1992年5月撤區(qū)擴鎮(zhèn)并鄉(xiāng),屬瞻岐鎮(zhèn)。 |
宋末形成聚落,民國時期屬鎮(zhèn)?h三合鄉(xiāng)。 1949年,李家、盧家兩村組成合岙鄉(xiāng),李家建立白水、坎下等2個村。 1953年,合岙劃為鄞縣。 1956年,成立白水、公利、合一、坎下等4個高級農業(yè)合作社(解放后,一般從高級社說起,不要扯初級社);6月并入鄞縣瞻岐鄉(xiāng)。 1966年,并為合一大隊。 1983年,改為合一村,村名至今未變。 |
本村主姓周,于明洪武十九年(1386)從今岱山楓樹墩遷入,形成聚落。 1946年屬瞻岐鄉(xiāng)。 1949年5月建村。 1956年,為南一高級農業(yè)生產合作社。 1958年10月,改為旭光公社第二大隊南一耕作隊。 1961年6月,建立瞻岐公社,原南一耕作隊,拆為南一、民主、五星、紅星4個生產大隊。 1966年,又合并為南一生產大隊。 1983年,改大隊為村,建立南一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
明洪武初,謝氏從今天臺榧樹下遷入今象山后,其后裔分居于此,形成聚落。 1946年屬瞻岐鄉(xiāng)。 1949年建村。 1956年,為南二高級農業(yè)生產合作社。 1958年,改為旭光公社(瞻岐)第二大隊南二耕作隊。 1961年6月,為南二生產大隊,1983年改為南二村,設南二村民委員會至今。 |
明洪武初,謝氏從今天臺榧樹下遷入今象山,后分居于此,形成聚落,1946年屬瞻岐鄉(xiāng);1949年5月后建村。 1956年,東一、五星、日裕與東坑、周家來合并建立了東一高級農業(yè)生產合作社。 1958年10月成立人民公社,改為旭光公社第二大隊東一耕作隊。 1961年6月建立瞻岐公社,原東一耕作隊析為東坑、周家來、東一、廳里、后堂5個生產大隊。 1966年,東一、廳里、后堂合并為東一大隊。 1983年,改東一村,至今未變。 |
明洪武初,謝氏從今天臺榧樹下遷入今象山,后分居于此,形成聚落,1946年屬瞻岐鄉(xiāng);1949年建村。 1956年,轉為東二高級合作社。 1958年10月為旭光公社第一大隊,東二耕作隊。 1961年,成立鄞東大隊、鄞溪大隊、東升大隊、沙塘大隊、江東大隊、方井大隊。 1966年合并為東二大隊。 1983年,改為東二村,建立村民委員會,至今未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