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期間,鄭公渡屬正興鄉(xiāng),管轄南平鎮(zhèn)天興鄉(xiāng)、鄭東鄉(xiāng)。因松西河水系從東至西,交通不便,在此地需要木船過渡,渡船老板姓鄭,故起名“鄭公渡”。 |
道光年間為“汪家橋”,清道光十年(1830)王家大湖湖濱毛家廠(現(xiàn)桂花樹)被水沖毀,一些居民、商戶遷于此灘頭,因此灘多卵石,故取名“石子灘”。 |
因該社區(qū)管轄范圍內(nèi)與章莊鋪集鎮(zhèn)接壤處的山崗上有一個亭子,故名。 |
據(jù)牛浪湖產(chǎn)食鹽,提取食鹽的場地就設(shè)在一處地形凸出的咀上,為鹽咀,后來居住在鹽咀的居民中姓嚴的人數(shù)最多,因此變更為嚴家咀。 |
1974年,因大興水利、治理牛浪湖,圍湖改田,在牛浪湖西面至松西河渠深挖一條排水渠,起名為“新港”。 |
2004年永興村與雙興村合并,兩個村都有同一個“興”字,后起名為“雙星村”。 |
建國后,以當?shù)厝罕娦睦砥谂涡佬老驑s、繁榮昌盛而命名。 |
民國期間,該地有一座橋名銅橋,故而得名。2005年由原三合村和城畢村合并,為統(tǒng)一兩村的群眾觀點,以銅橋為兩村交界地名取名為銅橋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