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昌一名源自北魏時期建德、昌黎二郡的首字。
因北魏時,建昌受建德、昌黎二郡管轄,故取其二郡的首字為名。
1946年建昌得到徹底解放,1989年由朝陽市劃歸葫蘆島市(1994年之前為錦西市)管轄。
建昌夏、商、周時期,分別為冀州、幽州和燕國領(lǐng)域。
秦、漢時屬右北平郡。
漢末三國時期,嶺上地區(qū)屬鮮卑地,嶺下歸魏昌黎郡所轄。
晉代,嶺上歸鮮卑字文部所屬,東嶺下、南嶺下屬昌黎郡管轄。
南北朝時期屬建德郡管轄。
隋、唐時,分屬柳城郡和河北道營州。
宋代,嶺上地區(qū)屬“遼國”潭州龍山縣,嶺下地區(qū)屬隰洲海濱縣。
元朝時,屬遼陽行省大寧路。
明朝,屬京師大寧都司營州中屯衛(wèi),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大寧都司遷往侏定,建昌一帶基本荒廢(后名蒙古部牧場)。
清朝時,先后屬喀左旗、承德州。
1914年,民國政府統(tǒng)一全國行政區(qū)劃名稱,因建昌與江西建昌重名,故改建昌縣為塔溝縣,后又改為凌源縣。
日偽統(tǒng)治時期改為凌南縣,后又復(fù)名建昌縣。
1945年,日本帝國主義投降后,我黨在建昌組建了凌源縣,今建昌當(dāng)時為六區(qū)。
1946年,建昌得到徹底解放,屬中國共產(chǎn)黨“18地區(qū)”(前身為熱東地區(qū))。
1948年,屬熱河省十八專屬區(qū)。
1956年,隨朝陽地區(qū)劃歸遼寧省。
1989年由朝陽市劃歸葫蘆島市(1994年之前為錦西市)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