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免费视频77|亚洲免费一级字幕|午夜爽爽爽男女免费观看麻豆国产|亚洲成AV年一区二区三区

    • <button id="kgiii"></button>
    • <bdo id="kgiii"></bdo>
    • <code id="kgiii"></code>
      <button id="kgiii"><source id="kgiii"></source></button>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甘肅省 > 張掖市 > 甘州區(qū)旅游

      張掖鼓樓

      [移動版] [查看地圖]
      張掖鼓樓
      張掖鼓樓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

      張掖鼓樓,又名鎮(zhèn)遠(yuǎn)樓、靖遠(yuǎn)樓,位于甘肅省張掖市城中心。據(jù)《重修甘州吊橋及靖遠(yuǎn)樓》碑刻記載,鼓樓始建于明正德二年(1507年),清順治五年(1648年)焚毀于兵燹,康熙七年(1668年)甘肅提督張勇重建,乾隆、光緒年間兩次修繕。

      鼓樓平面呈方形,全用青磚包砌,基部襯砌石條,臺頂砌有一米高的女墻,下部四面中軸線開券形門洞。門洞平面呈十字型,與四條大街相通,可供通行;門洞頂部砌五層磚券,上面嵌刻磚匾額,東為“旭升”、西為“賓晟”、南為“迎薰”、北為“鎮(zhèn)遠(yuǎn)”。樓閣上下兩層,重檐四面懸掛匾額,東“金城春雨”、西“玉關(guān)曉月”、南“祁連望雪”、北“居延古牧”。康熙七年(1668年)重建后,改為東“九重在望”、西“萬國咸賓”、南“聲教四達(dá)”、北“湖山一覽”。

      鐘鼓樓東南角有唐鐘一口,鑄有圖案,每層6格,上層其中3格為飛天,飛天戴花冠,袒上身,下著裙,露腳,手拿花束;中層6格,其中3格是朱雀、玄武;下層6格,其中3格是青龍白虎。全鐘只有圖案,無文字,全國罕見。

      2006年5月,張掖鼓樓作為明至清時期的古建筑,被國務(wù)院批準(zhǔn)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名單。

      延伸閱讀: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


      >>沁陽北大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