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板橋遺址位于縣城西14里羅埠河上游東岸(今迎松長塘村境內(nèi)),由大墩、簸箕墩、李家墩組成,總面積約10150平方米。此墩文化層明顯,灰層3至4米,墩西北部有大面積火燒土。石器有斧、石奔、鏃、刀、礪石等;陶器有鼎、鬲、甕、豆、罐等。
2018年11月30日,在安徽廬江縣三板橋遺址和臺墩遺址,三千年前“蒸籠”、動物骨骼和水稻現(xiàn)身考古現(xiàn)場。
紋飾有粗細繩紋、劃紋、席紋、篦紋、附加堆紋等;陶質(zhì)有水波紋黑陶、磨光黑陶、蛋殼黑陶、黑皮陶、夾沙紅、灰陶泥質(zhì)紅。1984年全省文物普查,省考古所專家挖出土陶片等形、紋、色、質(zhì),初步鑒定為龍山文化遺址。1987年被廬江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