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免费视频77|亚洲免费一级字幕|午夜爽爽爽男女免费观看麻豆国产|亚洲成AV年一区二区三区

    • <button id="kgiii"></button>
    • <bdo id="kgiii"></bdo>
    • <code id="kgiii"></code>
      <button id="kgiii"><source id="kgiii"></source></button>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福建省 > 莆田市 > 涵江區(qū)旅游

      過山蔡氏大宗祠(省三小學交通站舊址)

      [移動版] [查看地圖]
      過山蔡氏大宗祠(省三小學交通站舊址)
      過山蔡氏大宗祠(省三小學交通站舊址)為涵江區(qū)文物保護單位。

      過山蔡氏大宗祠(省三小學交通站舊址)位于涵江區(qū)梧塘鎮(zhèn)沁后村過山自然村159號,年代為民國,類別為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020年12月,被公布為涵江區(qū)第九批文物保護單位。

      過山蔡氏大宗祠主體建筑始建于民國時期,近代重修,坐東北朝西南。原為蔡氏宗祠,后改為原莆田縣沁后小學,今仍作為沁后蔡氏大宗祠使用。1929年,莆田地下黨在該校秘密開展革命活動并建立了秘密交通站,是山區(qū)與平原之間的重要聯(lián)絡點。1930年底,外坑蘇區(qū)反“圍剿”斗爭失敗后,福建省委巡視員兼特委書記鄧子恢在該校召開中共莆屬特委擴大會議。此后閩中黨組織領導人王于潔、王紀修、蔡文煥、黃國璋、蘇華等都曾來校開展革命工作。解放前夕,為迎接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下解放莆田做了許多革命宣傳工作。省三小學交通站在革命斗爭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2011年被中共市委黨史研究室登記為莆田市革命遺址“省三小學交通站舊址”。主體建筑面闊26.8米,進深14.4米,建筑面積386平方米。懸山頂、磚木二層閣樓式結構,一層采用西式拱門結構,二層采用仿古木結構,現(xiàn)存原中共福建省委第一書記項南所題“莆田縣沁后小學”匾額一塊懸于二層橫梁上。

      保護范圍:四周至圍墻外各外延3米。建設控制地帶:四周至圍墻外各外延5米。

      延伸閱讀:

      ·涵江區(qū)第九批文物保護單位


      >>過山蔡氏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