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山風景區(qū)位于江西省玉山縣縣城南側,是去三清山旅游的交通樞紐之地,景區(qū)面積約5平方公里。武安山,又稱塔山,山下林木茂盛,寺廟古墓掩映其間;山下冰溪一線如帶,縈繞吳越古城;河畔有綠洲成片,挑樓成排;且有城墻浮橋,古風猶存。近代著名作家郁達夫曾到玉山縣城游覽,他站在城東南玉虹橋的高埠朝西北方向望去,但見冰溪河繞城而過,沿河一排明清建筑,排列有錯,倒影水中,仿佛天上的街市;水面上木船穿梭,竹筏泛流;還有郭家洲上的水車、磨坊、長堤,簡直是一幅立體的水墨畫。他在《冰川紀秀》一文中稱此景為“東方的威尼斯”。景區(qū)內(nèi)主要景點有閻立本墓、普寧寺、端明書院、旌德會館、考棚和文成塔等。閻立本墓閻立本墓位于武安山東北面山坡上,距普寧寺100米左右,坐西南
玉山考棚舊稱“試院”,南臨玉山縣城十字街。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知縣丁如玉始建,后坍塌。道光十八年(1838年),知縣張兼山發(fā)動全縣鄉(xiāng)紳捐款,在原址上重建。咸豐年間遭兵災焚毀,板壁、號榭、幾案盡毀。同治六年(1867年),知縣王大枚設善后工程局修葺如故。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以后,江西省立玉山臨時中學、玉山簡易師范學校和衛(wèi)生學校先后遷此辦學。1972以后,為玉山縣軸承廠職工宿舍。玉山考棚南面為門廳,北面為公堂,相對而立。門廳和公堂之間是兩排東西相向、各有五十開間的號舍,布局結構保存完整,中軸線院落關系明晰,主體建筑基本保持了清同治時期的建筑格局,形制特征、材料和工藝特點等方面保留了歷史原狀,與《欽定大清會典事例》“考棚有堂
普寧寺位于江西省玉山縣城冰溪河南岸、武安山北麓,又名水南寺。始建于唐總章年間(公元668-670年),由唐代高僧,中國佛教禪宗六祖惠能、法嗣智常將閻立本所捐住宅改建而成。宋時寺內(nèi)有天王殿、大雄殿、觀音殿共百余間,占地面積30余畝,僧徒160余人,香火極盛,元末毀于兵,明重建后復被火燒。道光二年重修,民國十三年(1924年)寺塌,法森和尚重建。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興建浙贛鐵路,中廳拆毀,鐵路橫貫其中。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日軍入侵玉山縣城,普寧寺被焚毀殆盡。玉山普寧寺建寺至今已1330余年,是玉山縣最早最大的寺廟,是佛教禪宗派曹洞宗的法脈。今大雄寶殿是1991年由江西省政協(xié)委員,省佛教協(xié)會副秘書長云居山真如寺首座和尚達定
玉山鴻園位于中國江西省上饒市玉山縣冰溪鎮(zhèn)今玉山縣第一中學內(nèi),于2006年被列為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鴻園又稱張家花園,由清末玉山巨富張子鴻(安徽旌德人)營建,故名鴻園,占地2萬余平方米。光緒二十九年四月,在鴻園內(nèi)創(chuàng)辦官立高等小學。1939年秋,在鴻園內(nèi)創(chuàng)辦玉山一中。今尚存石舫、旱船、水榭及一口荷塘。
金沙溪夢里水鄉(xiāng)景區(qū)位于玉山縣城近郊,北起玉山三清湖水庫的七一電站,南至玉山武安山下的玉虹橋,全長約20公里。景區(qū)由古堰長河、冰溪漁村、葦蕩迷蹤、碧水花洲、煙雨汀江、明城墻遺址文化園、夢里水鄉(xiāng)綜合旅游服務區(qū)等七個主題板塊組成。通過竹排觀光漂流、皮筏熱情-漂流、古船尋根漫游、游艇休閑游等水上旅游經(jīng)營活動,將玉山的歷史文化、山水風光、民風民俗予以生動體現(xiàn),構筑出一幅宏大的具有豐富內(nèi)涵的贛東北“溪山行旅圖”。并通過霧漂、夜漂、雨漂、原生態(tài)特色體驗漂及濕地景觀的組合,將七一電站尾水渠出口到玉虹大橋之間約20公里的金沙溪主河道,打造成一個完整的、具有系統(tǒng)化內(nèi)容的國家4A級旅游區(qū),成為中國最具詩情畫意的漂、游之河。
玉山縣城的東南保留著很長一段明代嘉靖年間的城墻。古城墻由紅色石塊砌成,有些背陰的地方長滿了青苔,還有很粗的樹從墻體縫隙里長出。城墻沿河而建,墻內(nèi)是居民區(qū),城墻外是當?shù)厝朔N的菜,還有一些菜甚至被種到了城墻頂上。我原以為,玉山的古城墻只會有一小段被保留了下來,卻不想有這樣綿延了兩三百米都還沒有到盡頭。后來,回到酒店向大廳里的經(jīng)理打聽才知道,古城墻一直從城東綿延至城南。玉山縣古城墻位于縣城東南,冰溪河北岸,傍河筑城,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玉山縣古城墻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圍城七里”。墻高一丈六尺,女墻四尺,墻基寬一丈八尺,東西南北辟有四門。隆慶年間增辟小東門、小西門。由于自然侵蝕和城建的原因,城墻被拆大半,但至今仍保留有大
閻立本墓位于玉山縣城冰溪南岸,武安山北麓,現(xiàn)普寧寺后。墓地周圍樹木茂密,現(xiàn)尚存清乾隆年間重立的墓碑1塊,圓弧頂,寬1.02米,厚0.11米,碑后墓包存高1.65米。墓碑中央刻“大唐相國本寺檀越立本閻公之墓”,左刻“大清乾隆十五年冬月吉旦住普寧寺沙門心田同本寺大眾重立石!睋(jù)清同治版《玉山縣志》記載:“閻立本,西安萬年人。官中書令。卜居武安山下,讀書暖水三山之左,置南莊五都。自太宗殂,高宗立,權移武后,立本舍南莊為普圓禪院。又筑墓于普寧寺后,委僧守護之!蹦沟胤秶老】杀,長約30米,寬23米,占地面積700平方米。該墓現(xiàn)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