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應縱棹園位于寶應縣城中心葉挺路和安宜路的交匯處,占地68畝,三面環(huán)水,典雅清秀,別具一格。清潘耒《縱棹園記》曰:“水之潴者因以為陂,流者因以為渠,平者為潭,曲者為澗,激而奔者為泉,淳而演迤者為塘、為沼。”縱者,即泛也;棹者,即舟楫也,是文人墨客臨波泛舟、修身養(yǎng)性的最佳去處。清康熙年間,翰林院侍讀喬萊因不滿仕途污濁,罷官歸里后修建了私家園林,取名縱棹園,用以潛心讀書,吟詩作畫。清代中期,其后人曾捐贈建畫川書院。清末民初改為安宜學堂、民眾教育館,后被日軍盤踞,園林遭到毀壞。解放后,園林由當地政府修葺一新,頗具規(guī)模,定名為寶應縣人民公園,直至1982年恢復原名——縱棹園。縱棹園大門上方懸掛著“縱棹園”匾額,由原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趙樸初題
寶應學宮位于寶應縣安宜鎮(zhèn)小新橋25號。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間,明、清均重建。大成殿于1992年重修。主要建筑有迎秀門、狀元橋、泮池、欞星門、戟門、大成殿、明倫堂、磊英堂、文昌祠、尊經閣、鼎甲坊等,依次排列在中軸線上。寶應縣城的孔廟、大成殿,歷經宋、元、明、清四代,曾兩度毀于戰(zhàn)亂,后經重建、增建,直至清代中葉巳成為一組完整的、規(guī)模宏大的古代建筑群。其范圍東抵朱家巷,西至縣南街,南臨迎秀門,北止學墩巷,占地共約五十多畝。其周圍城河環(huán)繞,石橋臨空,南頻秀水,北倚“高峰”。當時的迎秀門、狀元橋、泮池(即孔子的硯臺池,后又稱做養(yǎng)魚池)、欞星門、鼎甲坊、戟門、大成殿、明倫堂、磊英堂、文昌祠、尊經閣、天魁亭等建筑,依次排列中在軸線上。東為副學署,西為
揚州周恩來少年讀書處1997年,周恩來少年讀書處被命名為首批揚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8年3月5日,在周總理百年誕辰之際正式對外開放。2002年底,被江蘇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周恩來少年讀書處位于寶應縣城水巷口3號,原為周恩來外祖父陳沅的身世宅第。整個建筑為明清風格,占地700平方米,建筑面積500平方米,共有房屋十八間。讀書處大門朝北,北樓古樸莊重,門楣上方是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親筆題寫的“周恩來少年讀書處”橫匾。從正門向前是一和要青磚鋪就的甬道,甬道的盡頭是照壁,左右兩側是兩個四合院。東院為當年生活起居區(qū),有磚木結構房屋七間,一道回廊將上下堂屋和南邊小院連為一體。庭院中間一株臘梅和一盆碧荷清香撲鼻,生機盎然
同松藥店寶應同松藥店位于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安宜鎮(zhèn)學墩社區(qū)南大街54號,建于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春,取同心同德,松柏常青之意。1965年,藥房后面增筑了藥材加工間,F存店鋪和藥材加工間共三櫟房屋,占地面積450平方米,建筑面積247平方米。藥店店鋪坐西朝東,前后兩進,均為上下兩層樓房,中有過廊相連。第一進面闊四間,進深七檁,硬山頂,屋面小瓦,室內梁架穩(wěn)固,一樓鋪闥門已改成玻璃門,室內裝修;二樓雕花格扇門窗保存完整,門外梁架雀替木雕精美,室內木地板等完好。第二進面闊四間,進深五檁,硬山頂,屋面小瓦,梁架完整,室內木地板、木樓梯等保存完好,惜一樓也已裝修,后山墻南端有福祠痕跡。藥材加工間坐北朝南,上下兩層,面闊六間,進深七檁,室內
朱氏家祠位于寶應縣安宜鎮(zhèn)小石頭街8號,是清代寶應籍湖北布政使朱士達家祠,建于清道光年間。朱氏家祠原名朱方伯公祠,為寶應一門三進士之一的朱士達一支的家祠,因朱士達于湖北等地任布政使,故稱方伯,家祠依明清布政使稱呼慣例,稱朱方伯公祠。朱士達(?-1854年),江蘇揚州府寶應縣(今江蘇省寶應縣)人,清朝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登進士,署黟縣知縣、南凌知縣、霍山知縣,授懷寧知縣。后升任壽州知州、鳳潁捕盜同知。道光九年,任鳳陽府知府。后署廬鳳道。道光十三年,署徽寧池太廣道、授廣西左江道。道光十六年,授云南迤東道。道光二十年,任四川按察使、陜西按察使。道光二十二年,任湖北布政使。太平天國崇陽戰(zhàn)后不久退隱,七十九歲卒于家
圓通禪寺位于寶應縣安宜鎮(zhèn)水門橋46號。保護范圍:北起第四進建筑后墻,南至大門;西起建筑西山墻,東至第三進向東35米?刂频貛В罕逼鸬谒倪M后墻,南至城市河;西起西墻以西50米巷道,東至東墻以東35米巷道。
寶應廣惠橋位于寶應縣安宜鎮(zhèn)南門大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宋涇河遺址位于寶應縣安宜鎮(zhèn)老城區(qū)。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寶應御碼頭遺址位于寶應縣安宜鎮(zhèn)老西門外運河堤坡南門大碼頭。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寶應故城遺址位于寶應縣安宜鎮(zhèn)老城區(qū)。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寶應關帝廟遺址位于寶應縣安宜鎮(zhèn)北門外大街109號。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安平驛站遺址位于寶應縣安宜鎮(zhèn)北門外大街西。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泰山殿石獅位于寶應縣安宜鎮(zhèn)縱棹園門口。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劉寶楠故居位于寶應縣安宜鎮(zhèn)蘆家巷28號。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北宋墓群遺址位于寶應縣安宜鎮(zhèn)原建筑公司院內。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抗倭戰(zhàn)場舊址位于寶應縣安宜鎮(zhèn)小南門外運河東堤。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畫川書院遺址位于寶應縣安宜鎮(zhèn)樅棹園內。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張仙廟橋位于寶應縣安宜鎮(zhèn)張仙廟橋。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躍龍關位于寶應縣安宜鎮(zhèn)南城根路與運河堤連接處。保護范圍:躍龍關北閘口至南閘,長4米?刂频貛В罕逼鹉铣歉,南至南閘以外3米。東西以外4-5米。
杜家大院位于安宜鎮(zhèn)北門外西燈籠巷內6—6號。保護范圍:北起杜家大院后墻,南至杜家大院南墻;西起西墻,東至東墻?刂频貛В罕逼鸷髩ο虮3米,南至西燈籠巷;西起百歲坊支巷,東至東墻以外30米。
八寶亭遺址位于寶應縣安宜鎮(zhèn)縣南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寶應清真寺位于寶應縣安宜鎮(zhèn)羅巷口。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迎秀橋址位于寶應縣安宜鎮(zhèn)學墩社區(qū)小南門北側。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卞家大院位于寶應縣安宜鎮(zhèn)縣南街35號。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寶塔根遺址位于寶應縣安宜鎮(zhèn)躍龍關12號。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蝴蝶廳位于寶應縣安宜鎮(zhèn)葉挺路115號。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泰山殿遺址 位于寶應縣安宜鎮(zhèn)立新巷1~8號。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得寶河遺址位于寶應縣安宜鎮(zhèn)學墩巷附近。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孫蔭亭故居位于寶應縣安宜鎮(zhèn)磨子口7號。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朱氏兄弟三進士宅位于寶應縣安宜鎮(zhèn)朱家巷34號。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運河故道遺址位于寶應縣安宜鎮(zhèn)西門向北100米。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成肇麟故居位于寶應縣安宜鎮(zhèn)敬老院內。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嘉定橋遺址位于寶應縣安宜鎮(zhèn)葉挺路。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明清縣署位于寶應縣安宜鎮(zhèn)原縣政府大院。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毛家當鋪位于寶應縣安宜鎮(zhèn)保衛(wèi)巷8號。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高朗亭故居位于寶應縣安宜鎮(zhèn)北門外。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王凱泰故居位于寶應縣安宜鎮(zhèn)朱家巷42—7。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王懋竑故居位于寶應縣安宜鎮(zhèn)姜家巷4—19號。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王式丹故居位于寶應縣安宜鎮(zhèn)學宮西南多智橋19號。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戚家汪遺址位于寶應縣安宜鎮(zhèn)縱棹園西側。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寶應一宿庵位于寶應縣安宜鎮(zhèn)南大碼頭巷。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寶應汽車站舊址位于寶應縣安宜鎮(zhèn)學墩社區(qū)運河路270號。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蒲松齡供職舊址及住所位于寶應縣安宜鎮(zhèn)原縣政府大院。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