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免费视频77|亚洲免费一级字幕|午夜爽爽爽男女免费观看麻豆国产|亚洲成AV年一区二区三区

    • <button id="kgiii"></button>
    • <bdo id="kgiii"></bdo>
    • <code id="kgiii"></code>
      <button id="kgiii"><source id="kgiii"></source></button>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 湖南省 > 懷化市 > 芷江縣

      湖南省懷化市芷江縣概況

      [移動版]

      芷江侗族自治縣,位于湖南省西部,地處武陵山系南麓云貴高原東部余脈延伸地帶,東經(jīng)109°17′-109°54′,北緯27°04′-27°38′,東鄰中方縣、鶴城區(qū),南接洪江市、會同縣及貴州省天柱縣,西連新晃侗族自治縣及貴州省萬山特區(qū),北界麻陽苗族自治縣及貴州省銅仁市。縣城芷江鎮(zhèn)距懷化市僅39公里。素有“滇黔門戶、黔楚咽喉”之稱。

      芷江古屬“五溪蠻地”,因著名詩人屈原"沅有芷兮澧有蘭"而得名。遠在舊石器時代,舞水沿岸就有原始人類活動。西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始置無陽縣,明清時曾為川、黔、滇、湖廣總督府和偏沅巡撫所在地,乾隆元年(1736年)始稱芷江縣,1986年改為芷江侗族自治縣?偯娣e2099平方公里,轄28個鄉(xiāng)鎮(zhèn),總人口36萬,其中侗族等少數(shù)民族人口占50%以上。這里歷史悠久,人文薈萃。遍布舊石器、新石器時代的古文化遺址;出土的商周時期的編鐘、青銅鳳形器等珍品尚屬罕見;宋代古城墻、護城河歷歷在目;明代所建的龍津風雨橋巍然橫臥于舞水;內陸最大的媽祖廟——天后宮矗立于舞水之濱;文蘊豐厚的文廟和奎文閣等古建筑群分布于縣城各處。另外,蜚聲海外的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反法西斯勝利的標志性建筑芷江抗戰(zhàn)勝利受降紀念坊以及盟軍第二大機場芷江機場、中美空軍聯(lián)隊俱樂部、受降堂、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二、六軍團司令部舊址、湘西剿匪烈士紀念塔等一大批紀念性建筑在境內熠熠生輝。

      這里山清水秀,風光幽雅。境內有“形似神農(nóng)架、神如九寨溝”的小九寨五郎溪三道坑風景區(qū),還有明山疊單、茅叢河漂流,更有那舞水生態(tài)長廊、蟒湖山水人家等等。

      芷江人民勤勞樸實,自然資源齊全,物產(chǎn)豐富。主產(chǎn)稻谷、薯類、油菜籽,經(jīng)濟作物有柑桔、葡萄等26項400余種。近幾年在縣委、縣政府的指導下,農(nóng)業(yè)產(chǎn)業(yè)結構調整力度的不斷加大,全縣形成了優(yōu)質稻、畜牧、柑桔、蔬菜、烤煙五大農(nóng)業(yè)支柱產(chǎn)業(yè),"芷江米"、"芷江鴨"、"芷江冰糖橙"、"高山葡萄"等一批特色品牌俏銷全國各地。

      自然地理

      芷江以山地為主,占總面積的61.7%,丘陵次之,占28.6%,崗地占4.4%,平原占3%。

      芷江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中間形成凹陷的山間盆地。北部、西部和西南部為中山、中低山區(qū),地勢高竣,山巒疊嶂,是林木主產(chǎn)區(qū);東部和東南部波狀起伏的高丘,是經(jīng)濟林果主產(chǎn)區(qū);中部為低丘崗地,地勢開闊平緩,土地肥沃,水源條件好,是糧食主產(chǎn)區(qū)。

      芷江境內山脈分南、北兩支:北干脈由西向東繞貴州省及麻陽縣邊境經(jīng)米公山、撐架坡、陽雀坳、西晃山、通坳山、齊天界、上青坡入中方縣境,平均海拔900m以上;南干支由新晃天雷山發(fā)脈入境,沿朝陽坳、千公牛、燕子巖、巽公坡、桅子頂入洪江市境,平均海拔700m左右。全縣1000m以上的高峰24座。

      西晃山金頂為芷江縣最高點,海拔1405m,大垅鄉(xiāng)大會溪口為最低點,海拔108m。

      土地資源

      據(jù)芷江侗族自治縣國土資源局2004年最新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全縣土地總面積2095.5平方公里。其中:

      耕地:年末實有耕地面積29722.3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14.18%。當年增加的耕地面積15.34公頃,其中新開荒地15.34公頃。當年減少的耕地面積258.73公頃,其中國家基建占地170.03公頃,鄉(xiāng)村基建占地4.29公頃。人均耕地0.00959公頃。

      園地:面積644.88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3.06%。其中:果園面積569.44公頃,茶園面積79.09公頃,其它園地面積0.35公頃。

      林地:面積42119.32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67.82%。

      居民點及工礦用地:面積6349.53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3.03%。其中城鎮(zhèn)232.26公頃,獨立工礦用地238.43公頃,農(nóng)村居民點5665.57公頃,其余為特殊用地。

      交通用地:面積1842.78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0.88%。其中鐵路347.17公頃,公路1173.19公頃,農(nóng)村道路134.89公頃。

      水域:面積3586.27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1.71%。其中河流水面3212.61公頃,水庫水面912.27公頃,坑塘水面618.11公頃,灘涂373.65公頃。

      未利用土地:面積9764.93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4.66%。其中:荒草地5892.53公頃。裸土8.76公頃,裸巖、石礫地241.36公頃。

      礦產(chǎn)資源

      截止到2004年底,已探明儲量的礦產(chǎn)13種,礦床及礦點37處,其中中型礦床1處。已探明的主要礦床有重晶石、黃金、水泥石灰石、石灰石、耐火粘土等。

      水利資源

      境內有大小河流294條,河流總長度1468.3公里,河網(wǎng)密度為0.7公里/平方公里。年平均降水量1321mm,人平年占有水資源4024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資源為14.1億立方米,平均地下徑流模數(shù)為18萬立方米/平方公里。全縣水能蘊藏量為18萬千瓦,可開發(fā)量為15.91萬千瓦,現(xiàn)已開發(fā)10.52萬千瓦。

      截止2004年底,全縣共有大中型水電站2座,其中中型水電站有蟒塘溪1座。共有大中小型水庫122座,中型水庫3座,小型水庫119座。

      旅游資源

      截止到2004年底,縣內重點風景名勝11處,其中-以上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2處,省級保護3處。芷江縣內有重點風景名勝區(qū)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受降紀念館、公坪中國侗文化城、蟒塘溪-明山風景區(qū)、羅舊花山寨4處,縣主要旅游景點有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受降紀念館、公坪中國侗文化城、蟒塘溪庫區(qū)、明山、芷江機場、天后宮、龍津風雨橋、花山寨、楊溪云樹。1個自然保護區(qū)。全年接待海內外游客45.9萬人次,旅游總收入32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