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時為代郡北境。
西漢屬代郡且如縣。
東漢時,先后屬匈奴、鮮卑。
曹魏至西晉,屬拓跋鮮卑。
十六國時期,屬北魏。
北朝時期,屬柔玄鎮(zhèn)地。
北魏滅亡后,先屬東魏幽州,后屬北齊和北周。
隋朝屬雁門郡靈丘縣。
唐朝縣境為突厥游牧地,屬單于都護府之桑干都督府管轄。
五代十國時期,一度屬后晉,后為契丹地。
遼屬西京道奉圣州。
金屬西京路宣德州,繼屬撫州柔遠縣。
元屬中書省興和路咸寧縣。
明朝,初屬京師大寧都司,后屬萬全都指揮使司、宣府興和守御千戶所轄地。
永樂二十年(1422)后,為蒙古察哈爾部游牧地。
清代,初屬正黃等旗牧廠和正黃東半旗,后屬直隸省口北道張家口廳。
民國初屬察哈爾特別區(qū)之興和道。
1928年廢道撤區(qū)建察哈爾省,今縣境屬之。
1934年5月至1945年8月,屬尚義設(shè)治局。
1936年被日偽侵占改設(shè)治局為尚義縣。
1945年9月,屬察哈爾省察北專區(qū)尚義縣。
1952年11月,察哈爾省撤銷,屬河北省張家口專區(qū)尚義縣。
1958年10月,撤銷尚義縣,并入張北縣。
1960年2月,劃出舊商都、尚義轄地,成立商都縣。
1961年恢復(fù)尚義縣,屬張家口專區(qū)。
1967年張家口專區(qū)改稱張家口地區(qū),尚義縣屬之。
1993年7月張家口地區(qū)并入張家口市,尚義縣屬張家口市所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