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縣位于河北省西部太行山麓?偯娣e2951平方千米(簡冊)/2648平方千米?側丝45萬人(2003年)。
縣政府駐平山鎮(zhèn)冶河西路。郵編:050400。代碼:130131。區(qū)號:0311。拼音:PingshanXian。
行政區(qū)劃
平山縣轄12個鎮(zhèn)、11個鄉(xiāng):平山鎮(zhèn)、東回舍鎮(zhèn)、溫塘鎮(zhèn)、南甸鎮(zhèn)、崗南鎮(zhèn)、古月鎮(zhèn)、下槐鎮(zhèn)、孟家莊鎮(zhèn)、小覺鎮(zhèn)、蛟潭莊鎮(zhèn)、西柏坡鎮(zhèn)、下口鎮(zhèn)、西大吾鄉(xiāng)、上三汲鄉(xiāng)、兩河鄉(xiāng)、東王坡鄉(xiāng)、蘇家莊鄉(xiāng)、宅北鄉(xiāng)、北冶鄉(xiāng)、上觀音堂鄉(xiāng)、楊家橋鄉(xiāng)、營里鄉(xiāng)、合河口鄉(xiāng)。
歷史沿革
唐堯之世平山屬冀州地,虞舜之際屬并州地,東漢屬常山國,三國鼎立屬常山郡,隋代初屬恒山郡,后屬房山郡,唐代肅宗至德元年(756年)兼取西平、房山二名置平山縣。
2000年,平山縣轄10個鎮(zhèn)、13個鄉(xiāng):平山鎮(zhèn)、東回舍鎮(zhèn)、南甸鎮(zhèn)、崗南鎮(zhèn)、溫塘鎮(zhèn)、小覺鎮(zhèn)、古月鎮(zhèn)、孟家莊鎮(zhèn)、下槐鎮(zhèn)、蛟潭莊鎮(zhèn)、大吾鄉(xiāng)、兩河鄉(xiāng)、王坡鄉(xiāng)、上三汲鄉(xiāng)、蘇家莊鄉(xiāng)、宅北鄉(xiāng)、西柏坡鄉(xiāng)、下口鄉(xiāng)、北冶鄉(xiāng)、上觀音堂鄉(xiāng)、楊家橋鄉(xiāng)、營里鄉(xiāng)、合河口鄉(xiāng)?側丝444084人,各鄉(xiāng)鎮(zhèn)人口:平山鎮(zhèn)97949東回舍鎮(zhèn)35766溫塘鎮(zhèn)20865南甸鎮(zhèn)21634崗南鎮(zhèn)29382中古月鎮(zhèn)20969下槐鎮(zhèn)17073孟家莊鎮(zhèn)7799小覺鎮(zhèn)18080蛟潭莊鎮(zhèn)8203西大吾鄉(xiāng)20204上三汲鄉(xiāng)21841兩河鄉(xiāng)18844東王坡鄉(xiāng)21472蘇家莊鄉(xiāng)7968宅北鄉(xiāng)12500西柏坡鄉(xiāng)5993北冶鄉(xiāng)18177下口鄉(xiāng)8713上觀音堂鄉(xiāng)5220楊家橋鄉(xiāng)9191營里鄉(xiāng)10557合河口鄉(xiāng)5684(根據(jù)第五次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單位:人)
2002年底,平山縣面積2648平方千米,人口43.57萬。轄12個鎮(zhèn)、11個鄉(xiāng),2個社區(qū)居委會、717個村委會?h政府駐平山鎮(zhèn)冶河西路13號。
平山鎮(zhèn)鎮(zhèn)政府駐育才街。面積96.5平方千米,人口6.30萬。轄2個社區(qū)居委會、63個村委會:橋東、橋西;東街、東關、北街、西街、南街、南關、王子、南賈壁、中賈壁、北賈壁、河村、高村、東莊、新安、川坊、鄭家莊、東水碾、勝佛、北石橋、北莊頭、蒲吾、西曲堤、北義羊、中義羊、南義羊、東曲堤、里莊、寺莊、東冶、孟堡、西水碾、西村莊、西莊、西石橋、南山坡、煙堡、南石橋、七畝、北西焦、南西焦、西義羊、東義羊、孟賢壁、沿莊、王母、李家莊、北白樓、南白樓、中白樓、洪子店、王平、北東黃泥、南澤營、北澤營、東崗上、楊西冶、丁西治、宋西冶、米西治、范西冶、劉家會、南東黃泥、孟家莊。
東回舍鎮(zhèn)鎮(zhèn)政府駐孟耳莊村。面積98.2平方千米,人口3.45萬。轄37個村委會:東回舍、南望樓、洼里、南莊、東望樓、北望樓、張齊、王家莊、東部蘇、中部蘇、孟耳莊、封城、郜家莊、南坡莊、白塔坡、西回舍、郭蘇新升、西崗上、南水、北水、北溝、北西莊、河西、東蘇莊、西蘇莊、東莊、侯家莊、柴莊、屯頭、胡家莊、四角坑、張家莊、郭柏坡、洪子店、西黃泥、曹家莊。
溫塘鎮(zhèn)鎮(zhèn)政府駐溫塘村。面積100平方千米,人口2.05萬。轄43個村委會:溫塘、南羅圈、北羅圈、南岸、北岸、星宿溝、不開、南馬家、北馬冢、景家莊、馬舍口、臺頭、米家莊、辛莊、白家樓、崔家溝、李家溝、樓半崗、邢家溝、焦家莊、新米峪、大陳莊、中陳莊、鹿臺、康家村、石羊溝、溫西溝、后溝、板山、韓臺、栲栳臺、杜家溝、楊樹灣、南紅岸寨、北紅岸寨、白龍池、西黃泥、東馬舍口、大米峪、小米峪、天井、水峪河、青楊樹。
南甸鎮(zhèn)鎮(zhèn)政府駐南甸村。面積74.8平方千米,人口2.16萬。轄37個村委會:南甸、坡頭、西焦坡、北焦坡、角家疃、夾峪、李立窩、康莊、齊家坎、南策城、邢家凹、東莊、北白雁、魏家院、北莊、史家莊、雁子頭、西楊莊、史白雁、吳白雁、耿白雁、蘇白雁、曹峪、江家河、榆林、新莊、黑母天、帕里、西相公莊、東相公莊、寒虎河、東楊莊、蓋家疃、寨上、南莊、水碾、新敖禿。
崗南鎮(zhèn)鎮(zhèn)政府駐崗南村。面積74.8平方千米,人口2.87萬。轄44個村委會:西崗南、東崗南、郭蘇、尚家灣、胡家咀、下奉良、上奉良、韓莊、專家溝、石盆峪、李家莊、三角村、霍賓臺、霍北莊、霍南莊、紅草凹、冷泉、梁家窯、城子溝、西河溝、閻常峪、睢常峪、王常峪、懷常峪、紅土山、朱豪、霍西莊、東朱豪、紀家溝、馬疃、樓子澗、南石殿、武家莊、中石殿、王家窯、北石殿、馬灣、莊子河、古石溝、吾羅、付家溝、史家溝、郭家莊、馬峪。
古月鎮(zhèn)鎮(zhèn)政府駐中古月村。面積132.4平方千米,人口1.90萬。轄43個村委會:中古月、菜樹灣、閻溝、普陀庵、寺南坡、南下寨、大地、轉嘴、桃科、南胡、北胡、劉家溝、西馬舍口、北下寨、東洪子店、西洪子店、木棗園、白家莊、曹家莊、黑山日、沙溝、紫山、南杏園、北杏園、甘秋、觀南莊、玉皇閣、要子巖、石家莊、井溝、上三家店、樓灣、水峪、觀音堂、貓石、郄家莊、順子溝、下三家店、高洼、王岸、冀家莊。
孟家莊鎮(zhèn)鎮(zhèn)政府駐孟家莊村。面積110平方千米,人口0.85萬。轄22個村委會:孟家莊、北坪、元坊、老墳、西白面紅、東白面紅、張家川、曹家莊、大嶺溝、下莊、上莊、葦?shù)、上文都、土岸、木口、石板、六畝元、劉家灣、釣魚臺、下寺、順草溝、六西岸。
小覺鎮(zhèn)鎮(zhèn)政府駐小覺村。面積160平方千米,人口1.87萬。轄41村委會:小黨、秘家會、三亮溝、康家莊、石占、郄家莊、莊窩、黃連溝、清水口、清水、王家岸、龍耳清、扶峪、橫嶺、北桃杏、南桃杏、蠶寨、灣子、西王莊、石盆溝、西盤石、南盤石、十里坪、東盤石、東王莊、莊溝、田家施、牛居、風山溝、西漂、東漂、前駝頭、石雞溝、回龍溝、下卸甲河、上卸甲河、鐵溝、占路崖、宋家口、宋家溝、后駝頭。
蛟潭莊鎮(zhèn)鎮(zhèn)政府駐蛟潭莊村。面積143.8平方千米,人口1.80萬。轄32個村委會:蚊潭莊、寨北、北蒼蠅溝、土樓、李家岸、賈岸、黃家溝、攔道石、東棗園、下馬串、上馬串、營盤地、天花梁、東葦園、酉葦園、水渣溝、殺反溝、下龍窩、上龍窩、南蒼蠅溝、四道洼、木月、塔上、西大地、腔子、油文、碴馬、桑元口、種田、奶奶廟、太堡嶺、單岔溝。
下槐鎮(zhèn)鎮(zhèn)政府駐長桑村。面積143.8平方千米,人口1.81萬:轄33個村委會:下槐、柏嶺、岳家溝、留命溝、李家溝、李家口、南文都、王家溝、秘家溝、唐家溝、東黃泥、下劉家坪、水渣、兩岔、上柳、下柳、寺溝、建都口、東蒼蠅溝、東岸、西岸、前古道、趙家莊、蠶寨、上劉家坪、羅家會、龐家鋪、下西峪、上西峪、長桑、西黃泥、西溝、馬洼。
西柏坡鎮(zhèn)鎮(zhèn)政府駐西柏坡村。面積36.7平方千米,人口0.59萬。轄16個村委會:西柏坡、南莊、北莊、西溝、梁家溝、東柏坡、陳家峪、蓋家峪、柏里、夾峪、霍家溝、講里、西坡、通家口、窯上、燕尾溝。
下口鎮(zhèn)鎮(zhèn)政府駐下口村。面積121.6平方千米,人口0.87萬。轄20個村委會:下口、十八巖、蒿田、羊圈坪、車輻溝、梨元、泥里河、卷掌、槍風溝、石灘、盤里、盤口、槐樹坪、辛莊、六嶺關、上瓦岔、下瓦岔、麻地、桑黃鋪、碾盤凹。
西大吾鄉(xiāng)鄉(xiāng)政府駐西大吾村。面積40.6平方千米,人口2.13萬。轄23個村委會:西大吾、東小齊、西小齊、東李家莊、封許大齊、東柏坡、萬家莊、西李家莊、近常、東大吾、東沿興、夾峪、西沿興、田興、米家溝、邾坊、東榮、西榮、中榮、北榮、南榮村、冀家溝、王大齊。
東王坡鄉(xiāng)鄉(xiāng)政府駐東王坡村。面積128.6平方千米,人口2.09萬。轄35個村委會:東王坡、西王坡、北策城、西生溝、屹旦頭、東生溝、孔家莊、安里、谷青炭、二青炭、賈青炭、織紡溝、桃林、冷泉、東營盤、海眼、灣子、寺家莊、下觀、王陳莊、閻莊、七星莊、觀青莊、生溝點、小河北、上莊、覺石院、下峪、上峪、轉角溝、迪山北、石圈、楊土溝、樊土溝、曹土溝。
兩河鄉(xiāng)鄉(xiāng)政府駐兩河村。面積42平方千米,人口1.83萬。轄16個村委會:西河、程口河、秘家岸、西洞、雜洞、西李坡、莊溝、東李坡、南白雁、胡家疃、蘆家莊、山北頭、山頭、蒲桃、王家莊、張楊、西岳、東岳、西廟頭、郭村、通家口、新水碾、胡村。
上三汲鄉(xiāng)鄉(xiāng)政府駐上三汲村。面積44平方千米,人口2.03萬。轄27個村委會:上三汲、張家廟、北白家岸、大康街、河渠、蒲北、坡底、穆家莊、趙家岸、康家、郎家、田營、東白家岸、棗洼、西金山、茹家莊、訪駕莊、川坊、后街、東廟頭、劉楊村、單楊村、下三汲、寺溝、中七汲、南七汲、北七汲。
蘇家莊鄉(xiāng)鄉(xiāng)政府駐蘇家莊村。面積60.1平方千米,人口1.28萬。轄15個村委會:蘇家莊、二道河、十里溝、韓丁、水峪、趙家莊、上東峪、下東峪、東紅嶺北、西紅嶺北、山門、亂泉、封家溝、侯家莊、封溝梁、張家莊、樹石。
宅北鄉(xiāng)鄉(xiāng)政府駐宅北村。面積103平方千米,人口1.28萬。轄20個村委會:宅北、泉水、碾盤溝、小北頭、大村、樓底、石古洞、吊里、石板、陳家院、指角溝、兩界峰、會口、王家灣、主投溝、北滾龍溝、南滾龍溝、榆樹坪、南段峪、百草坪。
北冶鄉(xiāng)鄉(xiāng)政府駐北冶村。面積209平方千米,人口1.83萬。轄39個村委會:北冶、河坊、下古道、上古道、土嶺、羅漢坪、下寨、西岸、柏樹灣、南治、東溝、梨樹灣、燕尾溝、燕尾莊、趙家溝、大橋、望南峪、米家莊、官道峪、車輻安、扶峪、杜家莊、柏樹莊、砸杜、唐家會、西灣、木盤、下灘、二家清、井子峪、莊旺、黃安、汽油水、獅子坪、七里坪、科舉、塔崖、清風、惡石。
營里鄉(xiāng)鄉(xiāng)政府駐營里村。面積235平方千米,人口1.96萬。轄34個村委會:南下莊、東坪、脈道嶺、白家口、西七里河、東七里河、三岔、萬里、板橋口、鵓鴿崖、皂戶地、西下莊、白羊關、南關、石槽、黑山關、青里、瓦房頭、宋家窯、桃元、水磨頭、桑林口、古都、石榴溝、沙洼、殺虎、象角、賀林溝、神堂關、高山寨、梨樹坪、西沙嶺、東沙嶺。
楊家橋鄉(xiāng)鄉(xiāng)政府駐楊家橋村。面積135平方千米,人口1.00萬。轄28個村委會:楊家橋、東方齊、河西頭、陳家、溝掌、水關、大莊、大坪、猴刎、四里鋪、大柳樹、店頭、古道、林峪、老墳溝、王家峪、白羊口、羊圈垴、前灣、南營、康莊、南莊、工上、雞石、嶺東、講里、九里鋪。
上觀音堂鄉(xiāng)鄉(xiāng)政府駐上觀音堂村。面積113.6平方千米,人口0.52萬。轄21個村委會:上觀音堂、柏山、下觀音堂、胡塔溝、柏葉溝、胡塔梁、了魚溝、西沙坪、李臺、磨子溝、-松、上盤松、古榆樹、駱駝安、麻地溝、羅萬、陳卜溝、秋卜洞、邢家灣、花木、大坪。
合河口鄉(xiāng)鄉(xiāng)政府駐合河口。面積160平方千米,人口0.62萬。轄21個村委會:合河口、柏枝會、陡嶺、桃紅溝、外大河、里大河、常峪、杏樹灣、郝家洼、松坪、羊道嶺、楊家莊、王家坪、龍耳清、桂林、坪嶺、木廠、中臺山、前大地、沿道溝、十西溝。
鄉(xiāng)鎮(zhèn)簡介
(以下根據(jù)“石家莊市區(qū)劃地名網(wǎng)”資料整理,其更新時間為2004年6月。人口等數(shù)據(jù)截至時間不詳。行政村名錄可以參考本頁“沿革”部分——注)
平山鎮(zhèn)(PingshanZhen)面積109平方千米,人口76468人。鎮(zhèn)政府駐平山城,郵編050400。[區(qū)劃]轄南關、南街等,總共63個行政村。[沿革]因地處平山縣城而為平山鎮(zhèn)。1959年為城關公社,1961年為城關工作委員會,1983年城關鎮(zhèn),1988年至今為平山鎮(zhèn)。
東回舍鎮(zhèn)(DonghuisheZhen)面積74.47平方千米,人口33214人。鎮(zhèn)政府駐孟耳莊村,郵編050400。[區(qū)劃](原出處缺)[沿革]因鎮(zhèn)舊址位于東回舍村而得名。
西柏坡鎮(zhèn)(XibaipoZhen)面積29.75平方千米,人口1640人。鎮(zhèn)政府駐陳家峪村,郵編050411。[區(qū)劃]轄16個村委會。[沿革]因地處革命紀念地西柏坡,因此稱為西柏坡鎮(zhèn)。1956年6月成立柏坡鄉(xiāng),1958年8月改稱柏坡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期間縣內(nèi)機構多次改革,仍保留柏坡公社。1968年4月改稱柏坡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1997年(原出處如此,正確時間需要進一步核實)7月又改稱柏坡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1984年2月成立柏坡鄉(xiāng)人民政府,1988年3月經(jīng)省政府批準,改為西柏坡鄉(xiāng)。2002年5月改稱西柏坡鎮(zhèn)。
小覺鎮(zhèn)(XiaojiaoZhen)面積179平方千米,人口18566人。鎮(zhèn)政府駐小覺,郵編050405。[區(qū)劃]轄41村委會。[沿革]因小覺鎮(zhèn)駐地在小覺而得名。小覺因居住地勢傾斜,街道方位不正而名為斜角,后來由此演變?yōu)樾∮X。1988年撤區(qū)并鄉(xiāng)后設小覺鎮(zhèn)至今。
溫塘鎮(zhèn)(WentangZhen)面積96.05平方千米,人口20801人。鎮(zhèn)政府駐溫塘村,郵編050402。[區(qū)劃]轄43個村委會。[沿革]因本地有地下溫泉而取名溫塘。由解放前的溫塘鄉(xiāng)到解放后的溫塘管理區(qū),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1989年撤區(qū)并鄉(xiāng)將原馬中、青楊樹并入溫塘,成溫塘鎮(zhèn)。
孟家莊鎮(zhèn)(MengjiazhuangZhen)面積109.88平方千米,人口8403人。鎮(zhèn)政府駐孟家莊村,郵編050406。[區(qū)劃]轄22個村委會。[沿革]該村始建于元朝末年,由孟氏首遷此定居,遂以姓氏取名為孟家莊,明朝期孟氏牧羊發(fā)富,人稱“羊百萬”,后其家人財衰敗,絕戶斷后,王、趙二姓相繼遷來居住,仍沿原稱。因修建石板水庫,1970年部分村民由原址后靠溝坡上建居,仍稱村名為孟家莊。
下口鎮(zhèn)(XiakouZhen)面積121.83平方千米,人口8450人。鎮(zhèn)政府駐下口村,郵編050403。[區(qū)劃]轄19個村委會。[沿革]下口村因西南有通向山西省的重要關口道路“十八盤”該村地處盤下起口處,因而得名下口,下口鎮(zhèn)因駐地下口村而得名。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歸北冶公社管轄;1961年政社合一,成立下口公社;1986年成立下口鄉(xiāng);2002年下口鄉(xiāng)改制下口鎮(zhèn)。
崗南鎮(zhèn)(GangnanZhen)位于平山縣東南部,距縣城20千米,東與南甸、兩河鄉(xiāng)交界,南與大吾鄉(xiāng)接壤,西臨崗南水庫,北依蘇家莊鄉(xiāng)。面積96.30平方千米,人口28333人。鎮(zhèn)政府駐西崗南村,郵編050408。[區(qū)劃]轄44個村。[沿革]東崗南村建于明代,因位于一山崗南側與西崗南相對而得名,1961年單獨成立,因駐地于東崗南而得名東崗南公社,1984年8月撤區(qū)并鄉(xiāng),將原來的中石殿公社、霍兵臺公社、東崗南公社三合一,因以東崗南公社為中心故稱崗南鎮(zhèn)。
古月鎮(zhèn)(GuyueZhen)面積132.72平方千米,人口19728人。鎮(zhèn)政府駐中古月,郵編050403。[區(qū)劃]轄43個村委會。[沿革]因駐地中古月得名。1950年成立中古月大公社。
蛟潭莊鎮(zhèn)(JiaotanzhuangZhen)面積146平方千米,人口8436人。鎮(zhèn)政府駐蛟潭莊村,郵編050409。[區(qū)劃]轄32個村。[沿革]1988年撤區(qū)并鄉(xiāng),把桑元口公社、上龍窩公社、蛟潭莊公社合并為蛟潭莊鎮(zhèn)。
下槐鎮(zhèn)(XiahuaiZhen)面積139.12平方千米,人口18353人。鎮(zhèn)政府駐長桑,郵編050404。[區(qū)劃]轄33個村委會。[沿革]因鎮(zhèn)政府設在下槐村而得名。1988年撤區(qū)并鄉(xiāng)后設下槐鎮(zhèn)至今。
南甸鎮(zhèn)(NandianZhen)面積25.54平方千米,人口20930人。鎮(zhèn)政府駐南甸村,郵編050400。[區(qū)劃]轄3個村委會(原出處如此;根據(jù)本頁“沿革”為36個)。[沿革]因該鎮(zhèn)所在地為南甸村而得名。建國后成立南甸中心區(qū),1965年改為人民公社,1975年設南甸鄉(xiāng),1985年撤鄉(xiāng)設鎮(zhèn)。
合河口鄉(xiāng)(HehekouXiang)面積156平方千米,人口5735人。鄉(xiāng)政府駐合河口,郵編050409。[區(qū)劃]轄柏枝會、陡嶺、合河口、外大河、里大河、桃紅溝、常峪、杏樹灣、松坪、郝家洼、羊道嶺、楊家莊、王家坪、龍耳青、前大地、中臺山、木廠、坪嶺、桂嶺、沿道溝、大西溝。[沿革]1947年前,與南街統(tǒng)稱南街關。
營里鄉(xiāng)(YingliXiang)面積234.88平方千米,人口10498人。鄉(xiāng)政府駐營里村,郵編050405。[區(qū)劃]轄34個行政村。[沿革]因駐地營里村得名。
楊家橋鄉(xiāng)(YangjiaqiaoXiang)面積134.16平方千米,人口6000人。鄉(xiāng)政府駐楊家橋村,郵編050405。[區(qū)劃]轄28個村委會。[沿革]因本村楊姓居多,而得名。由原來的大坪公社、楊家橋公社、店頭公社合并而成。
北冶鄉(xiāng)(BeiyeXiang)面積204.10平方千米,人口18062人。鄉(xiāng)政府駐北冶村,郵編050403。[區(qū)劃]轄39個村委會。[沿革]礦產(chǎn)豐富,有冶煉廠古址。1958年建大公社,塔崖、唐家會、北冶。1961年撤銷大公社,建北冶公社,塔崖公社、唐家會公社。1988年撤人民公社,原北冶公社、塔崖公社、唐家會公社合并為北冶鄉(xiāng)。
上觀音堂鄉(xiāng)(ShangguanyintangXiang)面積110平方千米,人口5180人。鄉(xiāng)政府駐上觀音堂村東北,郵編050406。[區(qū)劃]轄21個村委會。[沿革]上觀音堂始于明初,因村南建有觀音廟而且地處下觀音堂之上而名。鄉(xiāng)名因鄉(xiāng)政府建于此故名。1958年成立了光宇人民公社(以韓光宇烈士的名字命名,又名韓增豐,出生于本鄉(xiāng)彎子村)。1966年在上觀音堂村成立了管理區(qū),1961年光宇大公社撤銷后,成立了上觀音堂人民公社,實行政社合一,1988年和秋卜洞公社合并成立了上觀音堂鄉(xiāng)。
兩河鄉(xiāng)(LiangheXiang)面積46平方千米,人口19334人。鄉(xiāng)政府駐兩河村,郵編050400。[區(qū)劃]轄16個村委會。[沿革]因定居于南甸河與滹沱河(古河道)匯合處,故取村名為兩河。1958年歸屬南甸大公社轄下兩河管理區(qū),1961年實行政社合一,成立兩河公社(因駐地兩河得名)。
蘇家莊鄉(xiāng)(SujiazhuangXiang)面積58.90平方千米,人口8613人。鄉(xiāng)政府駐蘇家莊,郵編050408。[區(qū)劃]轄15個村委會。[沿革]蘇家莊建于宋朝,因蘇姓人氏先居辟村而名。因該村地處交通交叉口處,1958年至今鄉(xiāng)政府駐地于此。1958年成立公社駐地于此,因此而取名蘇家莊公社,1961年大公社撤銷后,成立蘇家莊公社。1984年改為蘇家莊鄉(xiāng),1988年8月撤區(qū)并鄉(xiāng)將原緱家莊鄉(xiāng)6個村并入蘇家莊鄉(xiāng)。
宅北鄉(xiāng)(ZhaibeiXiang)面積101.19平方千米,人口13042人。鄉(xiāng)政府駐會口村,郵編050408。[區(qū)劃]轄20個村委會。[沿革]寨北建于元間,因村南山頂,在元代曾筑有山寨,而得名寨北。1961年成立宅北公社,于1982年改為宅北鄉(xiāng),鄉(xiāng)政府駐宅北。
上三汲鄉(xiāng)(ShangsanjiXiang)面積40.59平方千米,人口21625人。鄉(xiāng)政府駐穆家莊村,郵編050400。[區(qū)劃]轄27個村委會。[沿革]1961年時為上三汲公社,系1958年成立的南甸大公社體制改編,實行政社合一后單獨成立的一個公社,因公社駐地于上三汲村故名。
西大吾鄉(xiāng)(XidaiwuXiang)面積39.29平方千米,人口20104人。鄉(xiāng)政府駐西大吾村,郵編050400。[區(qū)劃]轄23個村。[沿革]西大吾鄉(xiāng)因政府駐地西大吾村得名。1958年屬東回舍公社所轄,1961年實行政社合一,體制改革,才分出來,單獨成立公社。
東王坡鄉(xiāng)(缺資料)
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