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理位置
黃里行政村位于西江鎮(zhèn)東南部17公里處,距雷山縣城15公里。東與丹江鎮(zhèn)相鄰。
二、道路交通情況
1、對外交通
陸上交通主要是雷西公路,向北通往西江鎮(zhèn),向東通往雷山縣城;京杭大運河是水運的主航道,過往船只頻繁,建有水旱碼頭。
2、村內交通情況
村里主干道為水泥路,寬3米,路面平整,兩邊布有排水溝,但是,村民的生活垃圾,給排水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阻礙。村內其余路面大多為土路,路面質量較差,無排水設施,雨天會有大量積水。
三、村莊情況:(村莊戶數、組數、人口等情況)
黃里自然村2010年末總戶數為360戶,分有三個自然寨、共有16個小組總人口為1288人。自2001年以來,黃里村人口總數基本保持穩(wěn)定。村里的老年人較多,呈老齡化趨勢。人口男女比例中男性略多于女性。
村里絕大部分適齡學生能及時入學接受義務教育。但村民78%為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
四、產業(yè)結構:當地經濟支柱產業(yè)是茶葉(近幾年村莊國民生產總值、社會生產總值、第三產業(yè)的現狀、產業(yè)結構、人均生產總值、人均收入等資料),農業(yè)區(qū)劃和農業(yè)生產情況。
五、村莊文化:(村莊的歷史沿革、當地的風俗民情、歷史文化、建筑特色、風景名勝等資料。)
六、房屋現狀
黃里村整體布局比較零散,村內空地較多,房屋建筑多沿道路兩側分布。從整體住宅狀況來看,沿道路兩側住宅較好,村莊內部的較差。村內房屋以三層木房為主,占90%,質量較好;村民住房面積80-120平方米的占45%,住房面積120—200平方米的占47%。70%以上的村民住宅的廁所都是在房屋外壘砌一個1—2平方米的旱廁,使用不是很方便。
七、公共設施
村內有小學一所,無幼兒園、托兒所,教育設施缺乏。村委會已建有多年,為二層小樓,狀況一般。村衛(wèi)生所占地幾十平方米,規(guī)模較小,醫(yī)療條件較差,設施不齊全。商業(yè)服務設施方面,小賣部、小餐館各有兩家,基本能滿足村民需要。沒有文化體育娛樂設施,缺乏公共活動場所。
八、基礎設施
水:生活用水主要是自來水。明溝排水,沒有配套的污水處理廠。電:生活電網已建成,輸電線已經入戶。通訊:個別家庭裝有電話。手機、小靈通等網絡已鋪設,信號靈敏。燃料:以秸桿為主。垃圾:無垃圾處理廠和污水處理廠,建筑生活垃圾主要隨地堆放或填埋,秸稈焚燒,污水就地傾倒。
九、綠化環(huán)境
綠化:主要是農田、種植白楊樹和菜園地,沒有其它觀賞性花木。
環(huán)境:村內有兩條小溪,河內扔有不少生活垃圾,由于農戶大分養(yǎng)水牛,經常趕牛下河洗澡,所以河內有有股難聞的味道。
十、村民收入與生活情況
從調查得知,被調查村民中59%的家庭年收入在2000元以下,絕大多數村民家庭的月平均消費在500元以下,71%的村民收入來源于務農和種植茶葉。
十一、村民居住水平
在被調查村民中,村民對現有的住房條件29%滿意,37%一般,34%不滿意。86%的村民近幾年翻修或新建住房的理由是年青人結婚分家。目前建一幢房屋大多需要50000元以上。村民新建住宅40%愿意在原地,59%愿意在新的居民點。村民新建住宅面積23%選擇100-150平米,38%選擇150-180平米,30%選擇180-200平米。67%的村民認為新建住宅必須考慮農機具的存放。80%村民認為新建住宅應實笨悸羌彝パ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