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zhàn)國時期豐順縣境為百越地。
秦屬南?そ谊柨h。
趙佗自立為南越王以后,揭陽縣屬南越。
漢元鼎六年(前111),統(tǒng)一南越,豐順縣地仍屬南?そ谊柨h。
三國時屬孫吳地。
晉咸和六年(331),揭陽隸屬東官郡。
隋開皇十一年(591),置潮州府。
唐天寶初年曾一度改潮州府為潮陽郡,乾元初復潮州府。
宋宣和三年(1121),割海陽縣部分地域重新設(shè)置揭陽縣,仍隸屬潮州。
元至元十七年(1280),改潮州府為潮州路,海陽、揭陽仍屬潮州。
明洪武二年(1369),改潮州路為潮州府,管轄海陽、揭陽等縣。
崇禎初年設(shè)豐順營,置守備署于原通判城內(nèi)。
清乾隆三年(1738),設(shè)豐順縣。
1914-1920年,屬潮循道。
1947年,屬廣東第七行政督察區(qū)。
1949年,屬興梅專區(qū),遷治湯坑鎮(zhèn)。
1953年,屬粵東行政區(qū)。
1956年,屬汕頭專區(qū)。
1959年,撤縣,分屬揭陽、大埔縣。
1961年,復縣,仍屬汕頭專區(qū)。
1965年,屬梅縣專區(qū)。
1970年,屬梅縣地區(qū)。
1988年,改屬梅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