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建置郡縣,渦陽故地分屬铚和城父兩縣,皆屬泗水郡。
西漢初,改泗水郡為沛郡。
東漢初,渦陽縣境在沛郡與汝南郡交接處,屬豫州刺史部。
黃初元年(220),曹丕稱帝,以礁為“先人舊郡”,稱為瞧國。
縣境地接礁南。
晉改譙國為譙郡。
隋文帝開皇十六年(596),改渦陽縣為淝水縣;隋煬帝大業(yè)初年,淝水縣又改為山?h,屬譙郡。
唐武德四年(621)四月,山桑屬譙州。
貞觀十七年(643)廢譙州,割屬亳州。
天寶元年(742),改為蒙城縣屬亳州。
北宋紹興十一年(1141),蒙城改隸壽州。
此時,縣境分屬潁、亳、宿、壽4州。
元至元三十年(1293),分置汝寧府,下穎顧州。
明洪武四年(1371)二月,從歸德府劃出宿州;三月,從汝寧府劃出潁州,與蒙城縣同屬鳳陽府,直隸南京。
弘治九年(1496)十月,設(shè)義門巡檢司。
清雍正二年(1724),將蒙城改屬亳州;雍正十三年(1735),升潁州為府,亳州、蒙城同屬潁州府。
宿州屬鳳陽府。
清同治三年(1864)為鎮(zhèn)壓捻軍起義,割亳州、蒙城、宿州、阜陽縣4州縣各一部分地,以捻軍首義地雉河集為縣治,取蒙城縣北魏舊名置渦陽縣,屬潁州府。
辛亥革命后,取消府制,縣境一度屬淮泗道。
后在潁州設(shè)立阜陽專署,轄渦陽縣。
1945年—1947年,縣境西設(shè)立渦亳縣,縣境南立渦陽縣,縣境東立宿蒙縣,隸屬皖北專員公署第三公署。
1948年4月18日,解放渦陽縣城。
1949年3月,將4縣占有的原渦陽縣境,仍歸并為渦陽縣。
1952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建立后,阜陽專員公署駐阜陽縣城,轄渦陽縣。
1965年5月以前,縣境屬安徽省阜陽地區(qū)專員公署。
“文化大革命”初,廢專員公署,設(shè)地區(qū)革命委員會。
1979年,設(shè)立阜陽地區(qū)行政公署,仍轄渦陽縣。
1996年7月,撤銷阜陽地區(qū)行政專員公署,改設(shè)阜陽市,仍轄渦陽縣。
2000年5月,縣級亳州市升格為地級亳州市,渦陽縣劃歸亳州市管轄。